域名,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房地产,优质的域名就像黄金地段的房子一样值钱,甚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域名对于公司品牌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价值,是最核心的数字资产!

京东3000万收购JD.com域名
近年来,国内互联网圈经常听到天价域名收购,微博800万收购weibo.com域名、唯品会1200万收购vip.com域名、京东3000万收购jd.com域名,域名收购价格节节飙升...

中国域名投资界大佬 蔡文胜
说到域名投资界的大佬,你可能知道蔡文胜、姚劲波、丁海森,但是能成为域名投资界的神话,只有一个人,那就是叶云。
初识域名价值,偶然第一桶金
叶云,加拿大华裔,1998年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,毕业后在马里兰大学担任系统管理员,也就是系统运维工程师,负责马里兰大学数十台Unix服务器的运维。

本来是想要给叶云配图的,但是几乎没办法在网络或者媒体找到他的照片,他对于自己隐私的保护到了偏执的程度,具体的原因后面会说到。
说到叶云的第一桶金,的确十分偶然,仿佛上天扔的一个馅饼。作为运维工程师,常常接触到系统硬件,微软硬件自动更新程序调用的域名是 hardware-update.com ,可能由于管理的疏忽忘记续费,恰好被叶云无意中查询时看到,他立刻抢注了!

在当时如日中天的微软,Windows产品遍布全球,一个写在代码中的域名地址其影响将波及全球千万用户。无奈,最终微软以数十万美元回购了域名,叶云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...
专注抢注域名,程序化规模化
在2000年手握数十万美元,都可以过上舒适的中产生活了,这次偶然的收获让叶云思考,这样的操作能规模化吗?
在千禧年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,域名的查询和注册都没有现在这么便利,更是有很多企业没有重视域名这项核心资产。叶云亲自编程开发了完全程序化自动化的域名遍历查询程序,针对性地抢注域名,这个时候他的公司Noname.com仅仅只有他1个人...

普华永道 会计事务所
在他不断优化程序的过程中,作为域名抢注域名投资界的先行者,他的收获颇丰。举一个例子,著名四大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,曾经忘记为其域名pwc.com续费,被叶云的自动化程序发现并抢注,最终无奈以近百万美元从叶云手中回购。
域名的抢注虽然一本万利,但是也有巨大的风险,甚至有公司动用黑势力威胁叶云归还域名,而打官司则是家常便饭了,这也是为什么叶云极其隐秘,不希望自己出现在公众媒体,毕竟域名抢注动了很多人的利益。

我们在Google上搜索 Noname.com Ye Yun 就能看到很多当年由于域名抢注的诉讼报道,可见当时的冲突不小。
柳暗花明,新业务启航
大量的诉讼让叶云感到了压力,而针对域名资产的制度设计,域名赎回期的设计,域名到期提醒等都让域名抢注不再容易,未来公司将何去何从呢...
叶云发现,程序抢注的大量域名都没有被回购,这些中小网站并没有资金回购,但是这批域名通过搜索引擎来的访问量聚集在一起,每年居然是一个惊喜的数字。

ICANN全球域名组织
在当年没有出现导航网站时,大家访问网站都是输入域名访问,叶云发现,人们在输入域名网址时极容易打错字,有时多打一个字母,有时则是看错记错。
这让他得出了 3 个结论:
1、域名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资产,这个资产是有限的,随着接入互联网的企业越来越多,简短好记的域名将会越来越稀缺。
2、从商业模型的角度来看,有计划有章法地大批量注册域名,是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型,是值得长期运作的生意。
3、输入网址时错误拼写的域名产生的浏览量不容小觑,在互联网持续增长的红利中,在全网的角度预估这个数字是惊人的。
在叶云总结的3条金科玉律下,他的Noname.com公司开始转型,这时他的公司核心成员依然只有他1个人。
叶云重构了域名抢注程序,程序将智能化地分析热门网站域名的错误拼写情况,并全部注册下来。例如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,常常被输入错误的有 gogle.com、googl.com等,这些域名都在叶云的 Noname.com 公司名下。

这些错误拼写的域名有什么用呢?我们来算一笔账,以谷歌google.com为例,最近的访问数据是每年 6万亿次 的搜索量,每年接近 100万亿 的PV浏览量,每年有多少用户由于输入错误拼写的域名产生PV呢?
在2000年,谷歌每年的访问量也有近 2万亿 PV,在没有网址导航站的年代,根据统计学分析,每年因错误拼写产生的PV约占 0.3%,也就是 7亿PV/年 的浏览量去到了最常见的那几个错误拼写域名中。

我们以.com域名为例,在2000年的域名注册费约是 12美元/年,而在当时广告展示价格大约是 2美元/千次展示,假设某个域名每天有 X 个PV,那么 ( X * 365 ) / 1000 * 2 大于12美元,就能实现单个域名投资的盈利。
简单的计算,只要平均每天 16 个PV,也就是每年 5840 个PV,就能达到单个域名的盈亏平衡。

在2004年叶云的Noname.com公司的巅峰时期,叶云持有14万个域名,其中不乏今天价值不菲的简短的.com域名,绝大部分都是各类知名网站的错误拼写域名。
在2004年,叶云的Noname.com公司通过错误拼写域名来的PV产生的广告展示收益,净利润达到了1900万美元,而这时的Noname.com公司核心团队依然只有叶云1个人!
被并购退出,成域名之神
在叶云开始创业的1999年,正式互联网科技泡沫的时期,那是随便做个网站都能得到风险投资,市场上热钱涌动,互联网广告价格飞涨,泡沫在2000年后破灭了。
在科技泡沫后的叶云,依然坚定地认可互联网的价值,认为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天下。在所有人都没再关注互联网和域名时,正是他“贪婪”地收割各类优质的域名资产的时候。

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archex
在2004年11月,以广告业务为核心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archex发出并购邀约,开出9倍市盈率的高价收购,以1.55亿美元现金和900万美元股票收购了叶云的Noname.com公司。
叶云的Noname.com公司从1999年创办,到2004年被并购退出,创业5年时间,除了律师和会计团队外,核心成员只有叶云1个人,以15亿人民币被并购。注意,这是2004年的10亿,不得不说,这是一个神话!

最后,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,从叶云的创业传奇中我们能学到什么?
总有人的创业方向是举重若轻的,总有人仿佛先知先觉一般走了最正确的路,但是在我看来,这些都是他们独立思考判断,向细节深挖本质的体现。
其实任何时代都不缺机会,缺的是视野和视角...
原创文章,作者:叶绍琛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《1个人5年10亿并购退出,中国域名投资界神话让我们学到什么?》http://www.yeshaochen.com/view/217.html